中华文化建设先锋军
家国情怀(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我国最早提倡和研究圣贤教育的文化机构之一,多年来,我们秉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圣贤理念,以弘扬“中华文化进校园”精神为宗旨,业务范围集学校、家庭、社区、农村、企业、部队等顶层文化设计战略规划为一体的文化品牌运营集团。


校园文化设计创新研究先行者“家国情怀”
推广优秀传统文化进入校园是一项关系国运,于国于民的大善之举,也是民族大善大美之事。如今,国家把弘扬传统文化当做国家大事和战略来抓。领导人在曲阜的讲话给我们研究、传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 特别是领导人指出:传统文化要走进校园、进入家庭之路的指示,给我们很大启示, 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要把圣贤文化传播到全国的学校, 用中华传统文化滋养和熏陶我们的老师和学生。2014年国家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颁布后,激发了我们要积极协助各地基层学校落实国家教育部政策的决心。为此,我们将不断丰富内容,不断创新形式,持续做好“学校文化”和“家道文化”这两个民族工程。
今后,“家国情怀”文化的品牌将成为凝聚全国有志之士和连接千万家学校的精神纽带;成为全国学校和家庭文化战略建设的重要智囊团与合作伙伴。
在这里我们向全国各地发出郑重邀请,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全国每个城乡学校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校园文化设计的精神源泉是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所谓的“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既与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重要联系,又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超越。“家国情怀”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建设幸福校园、提高师生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家国情怀对学校文化的清晰认知是:师生被激荡出的不衰热忱,被鼓舞起的空前斗志,被凝聚成的巨大力量。它将成为感召民族的图腾和引领学校精神的灯塔!
家国情怀对于学校文化的准确阐释,解读了中华文化与师生个人、家庭前途命运紧紧相连、息息相关,成为一个不可分离的共同体时,他们就会以空前的积极性,参与到实现梦想的行动中来,并迸发出惊人的创新创造与活力。
中华文化是忧患意识的千年传承,是家国情怀的内容表达。“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张载对家国的担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杜甫对家的眷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对国家的期许;“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是秋瑾报国的决心;“振兴中华”“天下为公”,是孙中山先生的情怀。直到今天,哪一位炎黄子孙,不希望祖国强大,不憧憬生活美满┅┅家国情怀就这样代代流淌绵延不止,凝聚成岿然不倒的民族精神,升华为中华文化追梦的不竭动力。
家国情怀是学校文化的脐血。学校文化是师生整体的脉动。
校园文化设计战略需要爱国志士和实干家
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所认同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是一个学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和追求的信念。它体现于一个学校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之中。在中国,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使有着56个民族的中国逐渐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目标大步迈进。当今世界瞬息万变,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以强大的力量带动着全世界。各学校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各学校的良好发展,使自己的学校自立于全国先进学校之林,就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校长要想成为先进学校也要付出一番辛劳,使全体人师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学校的未来必须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必将由爱国志士和实干家们来引领。让我们校园文化设计创新研究先行者“家国情怀”来和教育工作者携手前行,勇往直前。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坚信:优秀传统文化已经走在了回家的路上,让我们在“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吧!
学校文化设计教育战略
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更是教育的世纪!针对当今世界,国内国民思想道德素质滑坡、青少年家庭教育严重滞后,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学校教育这一文化主阵地必须有一个适时的深化调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承传民族文化基因,构筑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学校,立德树人,守卫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使校园文化建设这一主流落地生根,激活学校教育主动力,把握国家教育发展的新动态,使校园文化建设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命运、共兴衰”就是今后一个阶段内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当校园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特点是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武装,进行持续的深化调整,校园文化设计建设新常态必将应运而生。它要求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发展必须以高频率、短周期、强效益的方式进入一个崭新状态,也要求师生精神面貌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武装起来歩入一个崭新状态!新常态下的学校文化设计,应该是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武装的精神引导、滋润、影响和改变;他不是让学生必须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帮助他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不是教育工作者的私事,而是整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大事!在这一点上,家国情怀文化传播集团就以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理念为根基,走出了具有新常态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必由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