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境教”专家张剑虹的“家国情怀”

文化环境是“境教”能量场,城市、校园、家庭、圣人故居都是大小不同的场域。正量场域在于创造充满正能量,潜移默化影响场域中的人。一个充满智慧和爱的“信息场”,身处其中将使人心情愉悦、积极向上。

 1970年出生的张剑虹是山西运城人,自小受舜帝故里深厚文化环境的影响,让他位卑不敢忘忧国

  三十年来他踏遍大江南北、只要有机会就去参观大家宗祠、圣贤伟人帝王故居,拜访专家学者,,文化名人,努力学习中华儒释道优秀文化,躬身践行,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成长为中华文化与校园境教全国倡导工程发起人、全国校园百万精英科技人才培训发起人、 家校命运共同体推广发起人;让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的他、成长为社区、学校、展馆顶层文化境教策划设计专家、全国城市雕塑设计专家;

  无数次参与创作学校展馆和城市大型文化艺术境教工程的实践,使他积累了中华儒释道文化创新发展丰富的经验。30年的实践积累,使张剑虹对文化工程有了深刻的理解,拥有了丰富的规划设计施工经验。目前已游刃有余策划各类大中小型文化教育环境设计创作境教工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文化和空间景观设计艺术领域,张剑虹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考察全国历代名门望族祠堂、故居的布局和风水,访问后人、搜罗家风家训。所下功夫甚深,积累的学养、经验、藏书、艺术资料库,成为家国情怀公司奉献给祖国文化工程策划设计行业的佼佼者。

谦受益,满招损。让他为人处事低调,丝毫不敢有傲气。这种个性自然广结善缘,30年来结交众多儒释道文化教育专家和同行的良师益友。专业上丰沛的人脉成为家国情怀能承载得起这厚重的境教大工程。
 

境教历程

部分参展活动:

2006年以来先后参加北京798艺术区盛世天空美术馆,展出雕塑绘画文创作品26幅;

2009年北京798艺术节青年艺术家推荐展,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出2幅雕塑文创作品;

2010年第六届中国宋庄文化艺术节,展出文创作品国画;

2012年第一届圣莲山老子文化节书画展,展出国画。北京798艺术节创意广场展,展出雕塑文创作品3件。

部分境教能量场作品:

北京顺义第十五中学中国魂

北京顺义第九中学中华文化瑰宝大型整体校园文化能量场;

山东复圣中学校魂颜子圣像能量场创作;

山西翼城桐封公园振翼腾飞主题雕塑;

河北南宫市人民广场"丹凤朝阳"雕塑;

主要著作:

张氏家风与家国情怀;

中国梦·校长的责任与使命;

家道文化与子孙命运;

家国情怀学生的道德品行养成教育。

一、校园文化篇:中华文化瑰宝与复圣校魂

 

▲北京顺义区第九中学校园内,张剑虹创作的“中华文化瑰宝”气势恢宏的境教主体。

1.“中华文化瑰宝”顺义九中厚重文化“境教”场

“怎样才能让全校的孩子们牢记中华文化的精髓,激发他们的民族自信?”长期萦绕在北京顺义区第九中学校长王长存脑海的念想,2016年8月底终于梦想成真实现了。


▲顺义九中校园内,有碍观瞻却不好移动的变电箱,被张剑虹变成“四库全书”文化雕塑。

 

校园里矗立一排长38米、高7.3米,名为“中华文化瑰宝”的花岗岩境教景观,将中华民族的宇宙哲学、人文思想、根祖文化、文字道根文化、姓氏文化、儒释道文化、诸子百家文化以及经典的修学次第,透过石雕艺术有机融合成一体,再配合国学广场、孔子铜像、水景喷泉、灯光系统、植物配置等景观设计,辅以播音系统完善视听熏陶,潜移默化影响着每天经过这里的师生家长们。

 

▲每次修改设计,王长存校长都会亲自参与并提出意见。“中华文化瑰宝”的尽善尽美,王校长功不可没。

让王校长圆梦的巨作,出自北京家国情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校园设计艺术总监张剑虹手笔。从构思到完成,历经565个日日夜夜。成型后的设计方案和模型自己前后推翻了四次。不少人笑他傻;校方已认同的设计方案,干嘛自己要一次次推倒重做?时间多耗费了6个月,简直跟钱过不去!张剑虹认为,创作教育千秋万代能量场的作品,该计较的是作品发挥的效果。其实,从他2003年创业后就是这种模式做事;重利轻义影响品质这种事在他们老张家,想都别想!

 

 

▲北京顺义区第九中学校园的“中华文化瑰宝”,文化景观建筑群,发挥了巨大的能量场作用,经常吸引各地校长们前来参观、学习。

2. 颜子圣像复圣中学校魂

2016年2月,山东泰安市颜回故里的宁阳县为打造复圣品牌、推广复圣文化将宁阳实验高中更名“复圣中学”。怎么让学校无愧复圣,除办学认真外,总要有名副其实的特色吧。一年来这问题没少让校长李祥斌伤脑筋。2017年春,在北京顺义第九中学看到家国情怀张剑虹团队设计制作的“中华瑰宝”文化工程后,深深被其中厚重的中华文化气场所震撼!当即邀请该工程设计总监张剑虹参加山东复圣中学校魂工程的规划与施工,并希望在年底前完成。

 

▲上图:山东泰安市宁阳县复圣中学“校魂”颜子圣像揭幕仪式结束后,李祥斌校长邀请创作总监张剑虹、教育局领导、颜子后裔代表和学生代表合影留念。下图:复圣中学未建颜子圣像前思齐楼的原貌。

 

▲内蒙古多伦县城市“境教”,“梅兰竹菊工程”的扇之兰花(扫二维码进入境教项目咨询)
 

参观复圣中学、颜庙、颜林后,擅长境教规划设计的张剑虹团队很快提出校魂工程的草图,唯一伤脑筋的是如何展现颜子的容貌和仪态。根据史料对颜子的描述,找遍历代颜子画像,都不符合孔子对颜回具备君子四德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的描述。

 

▲左、右图:前人复圣肖像画。中:张剑虹创作的复圣颜回雕像。 

为解决这个问题,张剑虹和团队前后跑了4趟山东,请教颜子第79代后裔颜秉刚会长,寻找颜子家族的颜容基因,再根据麻衣相法中对颜回聪颖、刚毅、自律、内向、淡泊等面相的特征,创作复圣像。

 

▲张剑虹考察颜庙拜访颜子后裔

2017年11月10日,由人物、大型浮雕基座、喷泉三部分组成的复圣中学校魂工程落成。30岁的3.6米“中国模范学生”颜回手捧书卷,恭敬地站在子渊广场思齐楼前9级台阶的4.7米基台上,基台周边浮雕8个盛赞颜子的故事。象征着颜子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复圣中学的莘莘学子生机勃勃的喷泉,也烘托出复圣中学校魂的庄严。

 

 

▲颜秉刚先生、马长路副部长、王凤新局长、李祥斌校长为颜子圣像揭幕。透射着儒家鸿儒之气的颜子圣像屹立在校园中心的子渊广场,成为学校的瞻仰性景观。

 

二、张家父子的家国情怀

 1.位卑也要忧国忧民

张剑虹在创作上自我要求尽善尽美;只要力所能及,纵然吃亏也无所谓。他说,这是在传承中华文化和圣贤慧命,必须用最虔诚的恭敬心才能把“境教”正量场打造好。这种源自张氏家训的信仰和父亲“舍得”的性格,经常让他尝到“吃亏是福”的美美滋味。

 

 

▲张剑虹老家的老宅子改建成“家国情怀文化小院”后,正量场发挥作用,山西来访者络绎不绝。上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舜的传说》传承人吕步震(左二)莅临考察,张吉有(右二)亲自接待。下图为张吉有为参加“家国情怀大课堂”的学员们讲解,以家国情怀为主旨的《张氏家训》。

 

2012年7月,山西运城市龙居镇出现全国第一个以家风家训为主题的“家国情怀文化小院”,这是屋主人张吉有1997年自农机厂退休后的梦想。准备十几年材料,按照祖传“家道传家宝”布局秘法规划,终于在儿女支持下,全家前后陆续筹集百余万,把老宅子整建成弘扬德孝文化、培养乡贤的基地。

 

 

▲张剑虹运城老家的张氏家训文化墙

小院内正对张家庭院大门的是文化影壁墙,上刻明代理学家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天平”。与影壁墙相连11米长的南墙上,展示的是黑底金字的“张氏家训”文化墙。堂屋上悬挂“忠和堂”堂号三个大字。堂屋内悬挂了近百张不同时期的家族照片和家风家道格言字画。里面还设一间“家国情怀大课堂”的小教室,供父子两人宣讲家风家道,以及举办相关活动使用。

张剑虹说,父亲从小教育她和妹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位卑不敢忘忧国”。虽然他们只是小小老百姓,父亲认为从自己家做起,把家风建设好,再影响到周围的人,这样慢慢带动更多的人关注家风文化建设。家家立家风、立家训,匡正门风,继而使村风改善,自然民风向善。好风尚一旦形成,则国家民族必定兴盛。

 

 

▲上图:张剑虹在北京宗亲大会讲家风家道。下图:张剑虹今天将弘扬“家国情怀”融入他的事业,源自自幼接受家风家训“忠”、“孝”熏陶。

2.张家“忠和”传家千年

张剑虹老家在山西运城龙居镇,临近武圣关公故里。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一世祖从绵山脚下的猗氏鸣柯里(今张嵩村)迁居东辛庄村立“忠和堂”到现在,这个家族已在此地绵延56世。他是第55代。一千多年来,张家人始终秉持忠和”立身处世,且薪火相传。小时候每逢初一、十五,爷爷张明道总要在祖先的供桌上陈列圣贤雕像曾祖父、曾祖母的相片带领全家向列祖列宗上香,然后讲讲圣贤故事、家风家训以及先人的故事1978年爷爷辞世后,现任运城市传统文化特聘顾问讲师、父亲张吉有才接棒连根养根

 

▲张吉有为村民们宣讲家风家道后,在院内孔子圣像前合影。

张吉有、张剑虹父子都是运城市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人;张吉有1979年接触《了凡四训》后,开始效仿袁了凡,踏遍河东百里,弘扬孝道、行善积德1995年从县农机厂退休后,开始撰文著书、宣讲孝德文化。张剑虹受父亲影响,三十年来喜欢结交儒释道文化朋友,运城美术中专毕业后开始利用业余时间研究家道家风家训。2001年以后,这个兴趣又延伸到拜访大江南北名人、大家宗祠、专家学者,汲取精华作为弘扬家国情怀教育的素材,并融为文化创作泉源。父子献身家风文化和德育可谓殊途同归;父亲在家乡扎根,儿子在北京往校园灌溉。

 

 

▲张剑虹北京家里也“复制”老家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祭台,提醒自己光宗耀祖学圣贤,也教育儿女照样做。

3.祖先事迹 子孙榜样

张剑虹是名副其实受传统文化影响长大的。童年启蒙,常听父亲讲先祖们的故事;光绪年间51世祖张德福、张德禄兄弟如何熬过山西绝户饥荒,张剑虹兄妹从此懂得珍惜食物

52世祖张俱新响应抗美援朝共赴国难,捐光家里存粮13200斤。国家要表扬“植棉模范”,他把荣誉让给第二人选。爱国、谦让的种子又种在子孙身上了。

爷爷张明道是53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放弃仕途一生耕读。养活一家十几口,还照顾岳父母和小姨子,让两个小舅子追随解放军、共产党而无后顾之忧。平日急乡亲之难,以至于文革被打成右派时,村书记带领全村人保他。“舍得”的因果规律,深深影响着张剑虹的思想。

 

▲1986年张剑虹祖母80华诞拍下这张全家福,见证张家又开始枝繁叶茂了!照片下方的七言绝句为张吉有于2009年母亲诞辰之日,思母赋诗。

父亲张吉有年轻时试验农机受重伤,没要补偿。文革时私放看守的十几位被冤枉的领导、同事,事后惨遭囚禁毒打。生计最困难时,夫妻两一起咬牙养活自家三代六口、患精神病的五弟一家三口和分不到口粮的五姐母子四人。双亲的孝悌、仁义基因,就这样遗传给了张剑虹兄妹。父亲在农机厂兢兢业业40年,育化张剑虹的工匠精神和职业道德情操

4.新世代弃农从艺术

张家的耕读传统,到张剑虹这一代算“转业”了,不过还保留书香门第的家风。兄妹俩都游刃于文化造型艺术和景观设计;但张剑虹更专注于创作具有丰富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作品。

未上学前,张剑虹的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差不多都花在干家务、涂鸦画画上。在父母称赞中,家务越干越好也越多10岁时喂牲畜、割草、蒸馒头、做饭就得心应手,12岁起每年年货都交他操办。美术学校毕业后,开始上班从事平面设计时,家里比较重要的事都会找他商量,甚至让他决定。后来才知道,这一路走来都是双亲有意的教育,培养他尽早独立、学会勇于担当。

 

 

▲张家的院墙成为传统文化宣传墙。经常吸引村民坐凳子上细读粉笔手写、不定期更换的精彩内容。 

走上艺术创作和文化传承这条路,蓦然回首似乎天注定。幼年在家涂鸦,不管作品如何,当小学老师的妈妈总能找出优点,始终表扬。妈妈越说好,他画的越起劲。吃妈妈奖励的甜点,是他童年最美的回忆;每每想到这些,总是开心地不得了。上小学时,张剑虹已是家族中无师自通的小画家。小学美术老师擅长画花鸟,从他那里扎下临摹、素描和用色的基础。学校毕业后喜欢结交研究周易和儒释道方面的朋友,这为后来能深入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事业中又打下了新的基础。

 

▲上左:张剑虹多次领儿子到北京孔庙学习2。上右:带儿女到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城西张氏祖庭缅怀始祖张挥公。下:女儿张飞燕(左三)参加传统文化培训,练习鞠躬礼。

5.平面到立体的设计路

时下做父母的有个通病;总爱子女按照他们规划的成长路线走。张剑虹够幸运,双亲除了对他的个人品德有要求外,将来想干嘛,孩子自己做主。初中毕业,张剑虹考进运城美术学校。中专毕业,为了分担家里的生计,开始工作,从事平面设计和空间设计。这行业,一干13年。

 

 

▲张剑虹的作品并不限于中国风。

当空间设计师期间,张剑虹常和做景观设计的同学交流互动,看到他们制作、展示雕塑作品,总会心痒。从他们那里学习泥塑基本技法后,张剑虹开始抽空在工作室拿捏、琢磨。日子一久,信心有了,开始酝酿从平面走向立体的设计领域。2003年,已34岁的张剑虹离开原单位到北京,进入中央美院进修雕塑景观设计专业。完成在美院的学习后,决心创业,成立北京泰运公共环境艺术公司,主要业务锁定城市公园、广场、博物馆、学校等公共场所设计艺术作品和景观。

三、从城市景观到校园境教

1.早期作品寓意深长

要给一个城市广场设计代表“城市精神”的大型标志性雕塑艺术作品,就是要把一个城市的人文精华都浓缩在这个艺术造型上,这个造型将浓缩代表这个城市的精神文化和城市灵魂。设计要求达到造型国内独一无二,而且还要雅俗共赏符合大部分人的喜爱,每次设计难度都非常大。如果设计创作不好在电视台公示,会遭到大众的关注和非议,张剑虹常常到每个城市的规划局、建设局、文化局、史志办、文化协会收集各种资料,还要和专家们进行勘察环境和地理。以便研究出最好的规划方案。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使张剑虹在全国各地挖掘文化资料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为后来在全国开展校园“境教文化”工程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红色文化也是张剑虹热爱的主题。

研究每一个城市的历史人物、建筑景观、民俗文化、神话故事、红色文化、山川风水,成为张剑虹的常态,这为他以后打造文化能量场设计积累丰富的经验。不但要将很多重要文化元素和图腾寓意精准传达,还要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立体构成能力。作品完成后所展现的生命力能够获得广大民众的认同,是张剑虹最开心的事。

多年的文化积淀和磨练,让张剑虹对环境的能量场颇有心得;走入一个城市、一个学校、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家庭,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分析出它的优缺点以及改善的方法。

 

 

▲商圣范蠡三聚三散雕塑。

山西翼城桐封公园广场是张剑虹设计第一个挥洒实力的舞台。2004年,31米高、飞鸟造型的不锈钢雕塑“振翼腾飞”,完美诠释翼城的市名和经济起飞的势头;精彩的是那堵高3米、长100米的弧形文化墙,用浮雕展现翼城7000年历史的文化精粹。多亏张剑虹那时已浸淫中华传统文化十余年,加上中央美院团队里的专家学者加盟,作品才能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

 

 

▲上右:山西翼城桐封公园广场夜景。上左:夜色中光彩夺目的“振翼腾飞”。中:桐封公园广场的“振翼腾飞”。下:桐封公园广场描绘翼城7000年历史文化精粹的百米文化墙。

 

 

▲内蒙古多伦县城市“境教”,“梅兰竹菊工程”的扇之兰花(扫二维码进入境教项目咨询)

石家庄南宫市于明成化14年旧城毁于洪水,凤凰引导百姓逃至安全处后飞离。人们在凤凰飞离的高地建新城,南宫因而有凤凰城美誉。市政广场的“丹凤朝阳”雕塑也是张剑虹的作品。高24.4米,自重50吨,金属框架结构,风背旭日,辉映北部劳动就业服务中心那弯月线条的建筑物,形成了一个丹凤朝阳、日月同辉的景观,寓意南宫经济和社会发展蓬勃浩荡,如朝阳东升;南宫市委、市政府对民生民意的关怀细致入微,如月光滋润。

 

 

▲南宫市市政广场的“丹凤朝阳”。 

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红旗环岛上的23米高“宜阳奔马”地标,雕塑采用“奔马”寓意腾飞和跨越,符合宜阳经济发展的实际和宜阳人民发展的愿望。选址位于县城东出口(未来宜东新区中心)寓意立足宜阳、跨出宜阳、走向世界。马头向东,马尾向西,寓意吸纳外部能量,将财富留在宜阳。

 

 

▲左:宜阳县红旗环岛的地标“宜阳奔马”。右:包头北方兵器城广场不锈钢雕塑“飞”。

内蒙古包头北方兵器城主题为"飞"的不锈钢雕塑,象征三军的三鸟展翅冲向融合五角星与齿轮的国防工业图腾。周边树立九根9米高的花岗岩文化柱,将现代和历史相互联系,代表市辖九个区县,分别刻画出包头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渊源的神话传说。整体设计寓意北方重工的企业本质、"外圆内方"的经营管理理念及以""为基石的企业文化。

 


▲2011年张剑虹在北京顺义区建立“家国情怀展览馆”,上为大门入口,下为文化展板。

 

2.重振孝德校园为先

2003年子女不孝的新闻多了;广州一老妪被三个儿子赶出门,蜗居楼道。郑州何大爷老伴半身不遂,自己跌伤,子女不管,推着老伴一起上马路寻死。南京七旬盲妇告3个儿子弃养……。张剑虹每看到这种新闻就十分痛心。那年7月,四川出台“不孝者不得提拔重用,不能为官”的文件,又触发张剑虹弘扬家风家训的想法,怎么做?教育!从娃娃、学生抓起!他给自己确定了一个后半生的人生目标:全身心投入传统文化的研究推广,用“境教”方式向校园传播!

 

 

▲张剑虹发起全国“学生励志”研学工程,带团队到学校宣讲中华家道文化和爱国的红色文化,还自费印赠师生本子。

   方向确定后,他用大量时间走访全国各地的国学大师、文化专家、教育专家、学者名流,向他们请教、交流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相关问题。后经多年的梳理,2006年成立北京“家国情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融合各家专长和自己研究心得,逐渐完善出多套文化服务配套体系,建立健全运营机制。历代圣贤和民族英雄的垂范,以及四维五伦八德、家道家训、格言警句等古人智慧提供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创作素材与灵感。

2011年,张剑虹弘扬“家国情怀”更上一层楼;在北京顺义区建立“家国情怀展览馆”。担任馆长之余,开始联合全国各地志同道合的德育文化专家,在全国各地进校园弘扬中华家道文化和红色文化。

 

 

▲左:向台湾国学大师曾仕强请益后合影。右:考察曾国藩家族祠堂文化。

与城市公园、广场景观设计最大的不同,是校园需要设计校魂文化能量场,并且创作圣贤和民族英雄为主的校魂雕塑。由于10多年对校园文化的研究,对教育的不同形式和作用的了解,张剑虹认识到一座学习榜样的“磁场信息”雕像对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很大,一座圣贤雕塑像就是一本圣贤的经典。所以要达到最高境界,要有魂、要有神。

 

 

▲张剑虹与作者陈正圭在“家国情怀”展馆“伏羲女娲”圣像前

3.让作品“说话”让雕塑“动起来”

万物有灵,让作品“说话”, 让雕塑“动起来”这是张剑虹多年积累的设计经验和追求的效果。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对于身处这个环境的人们,才能发挥最极致的感染力与渗透力。对于文化教育空间景观设计,张剑虹现在的理解是“创造正向能量场”要具备让身处其中者提升正能量的效果。能量场的灵魂,就是作为关键主体的人物雕像、塑像和周围各个元素的有机配合。

 

 

▲左图:张剑虹为北京顺义第十五中学设计的“中国魂”的孔子全身圣像。右图:张剑虹设计的是孔子年龄段介于六十“耳顺”和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之间的造型。
 

1)老师的榜样  孔夫子

孔夫子学穷天地、精通六艺,为人温良恭俭让,教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自古被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举世校园树立最多雕像的圣人。张剑虹搜罗二十余年孔子的雕像、画像,汇集精华,决定重塑,希望用至诚心,完美绽放圣人所有的特质,让人一见就油然敬仰。

设计过程中,请教学者,了解孔子一生的人生轨迹。研究面相,找出有这些性格的基本五官形象。拜访孔子后人,观察其子孙外形的通性,寻找容颜的遗传基因。亲赴曲阜孔林祭拜,祈求至诚感通,获得灵感。不惜前后修改37次,才完成孔夫子60几岁时站在杏坛上谆谆教诲学生,德才兼备、文武兼修,引领人类奔向大同世界的塑像。

 

 

▲山东复圣中学学生穿汉服在“校魂”颜子圣象揭幕仪式。

 

2)学生的榜样 ― 复圣颜回

颜回被尊奉为复圣,公认最融会贯通孔子学养,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做到家的学生,堪称学生最佳榜样。山东泰安市宁阳县复圣中学校长李祥斌在顺义第九中学看到张剑虹团队设计制作的“中华瑰宝”文化工程后,深深被其中厚重的中华文化气场所震撼!当即邀请该工程设计专家张剑虹参加山东复圣中学校魂工程的策划与施工。

这个案子对张剑虹团队是件难度不小的挑战;颜子容颜的参考资料太少了。比较清晰的只有乾隆命宫廷画家“创作”的画像。张剑虹直觉这画像和颜回英年早逝不符。

 

 

▲右:山东复圣中学校长李祥斌(右图右)关心颜子圣象创作,亲至北京张剑虹的工作室检视成品。左:在复圣中学校长李祥斌带领下,张剑虹拜访颜林、祭拜颜回,并和颜子后裔交流,找寻创作素材和灵感。

颜回的容貌应该有什么特质?根据查阅历史资料,也到山东宁阳颜林、颜庙拜祭,访问颜氏后人,找寻面相的遗传特征。总结后,张剑虹才开始创作。颜回是个甘于淡薄,乐于求学的贫民学者,塑像中的他头发向上梳起,束发用粗布包裹起头发,粗布顺风飘扬显示颜子的乐观主义。身着布衣,较为清瘦,表现了他安贫乐道。

 

 

▲张剑虹在复圣中学孝魂工程剪彩仪式中分享他的整体创作理念。

颜子的头部刻画额头天庭宽大,头顶蓝天有连接宇宙天地之气象,两眉浓而黑代标人物有主见,颜子随孔子周游列国期间遇到过许多困难他都能独当一面克服困难,尤其是遇到孔门三盈三虚事件,他能坚定不移地跟随着老师。这也证明颜子非常有立场有主见的性格。两眉间距离宽阔,表现颜子的心胸宽阔广大。两眉外角微微向上杨,表现了颜子儒雅中不失阳刚的一面。两眼大而明亮,炯炯有神看向远方,在这里表现了颜子对儒家思想坚定的信念。塑像中颜回身体端正,顶天立地,恭敬站立,双手捧起儒家经典,显示他谦虚好学,擅于听法,终日向老师学习。为了精益求精,颜回塑像前后修改18次才满意。

 

 

▲左图:张剑虹“游学”岳王庙。右图:张剑虹的岳母刺字雕塑作品。

 

3)爱国的榜样  岳飞

设计岳母刺字期勉岳飞的作品前,张剑虹同样做足功课;参考描述岳飞文献之余,照样“游学”河南汤阴岳飞故宅、岳氏祖茔和岳飞庙。设计定格在青年岳飞从军前,单膝跪地恭请母亲刺字。张剑虹不仅把史书描绘岳飞性格深沉、文武兼备、骁勇善战的颜面特质表现淋漓尽致,也赋予武将应有的强健体魄。中年的岳母容貌端庄、表情肃穆,无喜无悲;想必和爱子一样,已将他此去的生死置之度外。张剑虹希望这个作品能在校园境教中传达给师生爱国情怀。

岳飞的五官是张剑虹下最大功夫的部位;史书描述岳飞“国字脸、宽额头、眉毛稀疏、圆眼睛、尖鼻子、略微有些双下巴”。张剑虹原本按此形容拿捏,创作完成后总觉得不对劲。反复在脑海中情境再现,发现史书讲的是岳飞平时的容貌,而这个作品未呈现没有麻醉下肌肤接受刺字,那种从容忍痛的表情,两颊的肌肉应该有点紧绷。另外,眉毛稀疏发挥坚毅的感染力不够,最后决定改为浓眉,加强榜样的无形力量。

 

 

▲张剑虹创作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圣像。

 

4)中华民族人文始祖  伏羲女娲

   张剑虹六年前与伏羲文化研究专家合作制作伏羲女娲圣像。创作时,张剑虹取材最能代表他们贡献的传说:伏羲辨阴阳画八卦,女娲捏泥造人。背倚龙凤,突显他们在中华民族中最高贵的地位。两人神情肃穆,双目微张向下俯视,仿佛坐在天界的宝座上,观看他们的子孙是否争气、光宗耀祖。计划将伏羲女娲圣像送到台湾,用人文始祖文化来连接海峡两岸人民的民族亲情。多年来张剑虹致力于用中华文化的天下情怀来积极响应国家的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工程。

 


▲张剑虹摄于北京家道文化展。

 

四、人生财富与未来宏愿

 

1.圣贤智慧获益良多

2006年张剑虹注册家国情怀(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后,不断收集各个姓氏的家族文化,研究如何用于学生教育。其中二弹一星爱国科学家钱学森家族的家训对张剑虹的触动最大。涵盖方方面面的500余字,就能让钱家千余年来人才辈出。尤其那句“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也”,张剑虹更是奉为人生圭臬。

   张剑虹认为,如果现在每个学生的家里都还能传承家风家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不是梦!重振好家风好家训,要从教育下手。这点认知引发张剑虹倡导“家校命运共同体”工程进校园的初衷,这个初衷也成为张剑虹后半生的“大愿”之一。

纵观张剑虹成年就业以来的人生轨迹,家庭和谐、亲族敦睦源自固守传承千余年的家训、家风和家道。事业蒸蒸日上,良师益友忒多,得益于毕生力行古圣先贤遗留的人生智慧。

 

▲张剑虹到韶山考察毛主席家祠堂和祖坟布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让他在空间景观设计艺术的领域,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历时十余年考察全国历代名门望族祠堂、故居的布局和风水,访问后人搜罗家风家训。所下功夫可为当今之最,积累的学养、经验、藏书、艺术资料库成为“家国情怀”公司奉献给祖国文化工程策划设计行业的第一个法宝。

“谦受益,满招损。”让他为人处事低调,丝毫不敢有傲气。这种个性自然广结善缘,30年来结交众多儒释道文化教育专家和同行的良师益友。专业上丰沛的人脉成为“家国情怀”的第二个法宝。

 

▲张剑虹在中华家风进北京校园展中为参观的校长们讲解。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让张剑虹遇到问题时很快认识到自己的短板和缺点。然后勇于面对,找资源和方法解决。例如中央美院艺术专家加盟团队,成为“家国情怀”的第三个法宝,即是这个处事态度的产物。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让张剑虹用来鞭策自己用心处理设计案,尤其对人物的刻画效果更是如此。由于这种自我要求,他才会不厌其烦地自找麻烦,反复修改具有榜样意义的人物作品,让每一个作品都成为经典。

 

 

▲北大教授楼宇烈(左图左三)、中央美院艺术专家张大生(右图右二)检视张剑虹设计的“中华瑰宝”,并给与指导。

2.家校共育与家国命运共同体

2015年以来张剑虹不断学习党中央、习主席的治国理念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事业。跟党走,与祖国同步,个人的小目标与祖国的大目标保持一致。张剑虹将自己多年研发的家校共育文化工程,融入到党和祖国的大目标中,结合具体情况相结合走进校园,为各地学校服务。2019年适逢建国70周年,张剑虹和北京“和文化”智库团队受和田市校长邀请考察第五中学,双方研究在新疆校园推广“家国情怀”爱党爱国信仰教育方案。决定用中华文化与张剑虹擅长的中华文化习养“境教”项目相结合,一起进行家校教育。

 

▲范校长(中)带领张剑虹踏寻和田一带的玄奘足迹。

张剑虹认为,中华民族复兴必须以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为基础,科技强国必须要培养科技型的学生人才为第一目标。用中华圣贤文化智慧,开发师生“全脑思维教育”培训课程的推广又成为张剑虹团队的新任务和新使命。在与国学文化、科技、艺术、教育、养生保健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朋友多次交流后,近日总结出一套结合情境教育、文化讲堂、技能培训的综合方案。

 

▲新疆类似和田市墨玉县这样“朴素”的小区,在张剑虹的眼里是境教的处女地。

3.高瞻远瞩的未来宏愿

对于未来的憧憬,擅长中华文化习养境教的张剑虹希望除了校园和城市文化广场、展览馆、祠堂文化展馆的设计施工、传家宝定制、策划各姓氏宗亲文化论坛外,在北京还将创作有关国家长治久安、各民族团结融合“维稳境教作品。或许将来还能够配合一带一路国策,为成就“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谐中国与大同世界,尽匹夫之责。

 

 

▲张剑虹到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考察根文化。

 

 

▲张剑虹在“家国情怀”展室向陈茵讲解中华文化雕塑作品的境教细节

人有善念,天必佑之。基于起心动念福惠各方学子、后代子孙、全球人类的期盼,相信在吸引力法则下,张剑虹将会给更多的学校、公共场所、机构创造出良好的正量场域,让人们生活、工作在和谐、愉悦的境教环境中。


上一篇:领导人张氏家训        下一篇:返回列表